小学教师叙事教育随笔2篇
相关推荐
小学教师叙事教育随笔1
陶行知先生说: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”。教育,是一场满含爱意的坚守,是一段温柔的心灵修行,更是一份永不褪色的情怀。我坚信,爱能赋予他们独一无二的人生。
俯身倾听,以爱为引。
在我所带的班级里,有个让我颇为头疼的学生,他叫小童。小童极其调皮好动,就像个停不下来的 “小旋风”,在班级里掀起一阵又一阵的 “小风波”。课间他总在教室里追逐打闹,不是撞了这个同学,就是把那个同学弄哭。而且他还爱抢同学的零食,伸手索要不成,就直接上手。所以我只要一走进教室,孩子们的“告状声”就此起彼伏。“老师,小童又抢我零食了!”“老师,小童刚刚打我!” ,小童的种种行为,让班级秩序受到了很大影响,也让我十分担忧他的成长。
为了改变小童,我决定先从与他谈心开始。一天课间,我把小童叫到了办公室,拉着他的手,温和地问:“小童,老师发现最近同学们总是来告状,说你抢他们的东西,还会动手,能和老师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吗?”小童低着头,小声嘟囔:“我…… 我就是觉得好玩,而且他们有的东西我没有,我想要。” 我看着他,认真地说:“小童,抢别人东西、动手打人可不是正确的行为,这会让同学们不喜欢你,还会伤害到别人。要是你想要什么,可以跟老师或者爸爸妈妈说,好吗?”小童敷衍地点点头,可我知道,他并没有真正听进去。
于是,我联系了小童的爸爸妈妈,将目前真实的情况告知他们,并恳请他们配合工作,改掉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。在和他父母的沟通中,我了解到小童家人对他十分溺爱,他想要什么几乎都会立刻得到满足,这才导致他养成了这样的习惯。我和小童的父母商量,以后要适当对他的要求说 “不”,帮助他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。
常言道,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、最具征服力的武器,便是语言。语言所能赋予一个人的力量究竟有多大,全在于你如何运用这把 “武器”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发现小童写的字特别工整、漂亮,简直如同印刷体一般。他写字时那专注、认真的模样,可爱极了。
于是,我在班上毫不吝啬地大肆表扬小童同学,还鼓励其他同学都要向他学习,无论何时何地,都要把字写得规范、工整。此后,我始终密切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,但凡他有一点点的改善,我都会及时给予表扬。面对我的夸赞,以及全班同学的赞美与掌声,小童抬起头来吃惊地望着我,可他的眼睛里,分明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芒。
当天放学后,小童主动来到办公室找我,小声说:“老师,谢谢你今天表扬我。你是第一个不骂我的人,以前我做了错事,大家都只会批评我,我就更不想听话了。”我摸了摸他的头,说:“小童,老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,以后只要你努力改正之前的坏毛病,老师会一直为你加油的。”
流光岁月,感恩相伴
教育是一门艺术,教学有其遵循的规律与方法,却绝非刻板的公式,贵在因材施教,精准把握教育的精髓,而育人更是如此。每一个学生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星辰,散发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,有着各自鲜明且与众不同的特点与特质。在传统的认知框架里,有些特点或许会被仓促地贴上 “缺点” 的标签,诸如活泼好动、调皮捣蛋之类。但我们绝不能以偏概全、简单粗暴地对孩子的特质进行片面的定性。
作为班主任,我们需要拥有一双洞察秋毫的慧眼,一颗细腻而充满爱的心,时刻留意学生的细微变化,善于在平凡中发现不凡。要知道,那些看似让老师头疼不已、 “调皮捣蛋” 甚至 “软硬不吃” 的孩子,在他们看似顽劣的表象之下,往往隐匿着许多尚未被发掘的闪光点,就像被尘埃暂时掩盖的珍珠,正等待着我们用爱与耐心去擦拭、去照亮。
在一次次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,孩子们就像紧密相连的石榴籽,所展现出来的凝聚力与集体荣誉感与日俱增。他们并肩前行、积极向上,浑身洋溢着青春的蓬勃朝气与无限活力。这一幕幕温暖而又充满力量的画面,让我无比坚信,我的孩子们在未来漫长的人生征途上,无论遭遇怎样的惊涛骇浪、艰难险阻,都能满怀勇气地破浪前行。
长长的路,慢慢地走
我深知,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他们像世间的繁花,各有各的娇艳,各有各的花期;又似夜空中的繁星,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。他们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,有着各自成长的节奏。有的孩子思维敏捷,对知识的吸收如海绵吸水般迅速;有的孩子则需要更多时间去沉淀、去消化。
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。所以,作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,我愿放慢脚步,陪着他们,将这长长的一路一起慢慢地走。
朱永新教授曾说过:“一个理想的教师,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、受学生尊敬的教师。”遇见,温暖了孩子的童年,也温润了我的内心,走在新教育幸福之路上,迎着时光浅浅而行,我乐在其中,这不正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。
小学教师叙事教育随笔2
还记得开学第一天报名,教室里像炸开了锅。孩子们有的在叽叽喳喳叫着,有的好奇地东张西望,还有的在教室里跑来跑去,而每一个孩子的后面,都坐着一位家长。那一刻,我深刻意识到自己责任重大。
一年级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,行为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。我从最基本的做起,教他们如何摆放桌椅、整理书包,怎样排队走路。为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,我会用有趣的口令“小眼睛,看老师;小耳朵,认真听”。每次有孩子认真做到了,我就会奖励他们一个小贴纸。别小看这小小的贴纸,孩子们可宝贝了,为了得到它,都努力表现自己。慢慢地,班级的纪律越来越好,孩子们也越来越有秩序感。
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,我也收获了许多感动。有一次我感冒了,嗓子有点哑。那天数学课下之后,平时爱调皮的卢浩,轻轻走到我身边,说:“老师,您多喝水,我妈妈说多喝水病就好得快。”那一刻,我的心里暖暖的。说起卢浩,我想跟大家谈谈他,在很多人眼里,他是性格顽劣,难以教导的孩子,上课、集会等比较严肃的场合,他会一直动手动脚,脚底下永远有垃圾、纸屑,问话很少回答,作业更是没办法完成,不管说多少次都无济于事,可就是这样的孩子,我发现他的心底是十分的善良,有一次课间,我到教室发现孩子们在准备下节美术要用的卡纸,有个小女生没拿,想跟卢浩借,卢浩拿着卡纸犹豫不决,这对他来说也是很珍贵的东西,我就问卢浩你愿意给吗,如果不愿意,也可以拒绝她,要勇敢的说不,卢浩犹豫片刻,很大方的给那个小女生好几张卡纸,那会我就在想,他只是不擅长学习,又不是品德不行,也不是十恶不赦,只要他健康平安成长就好,一个孩子的好与坏,不能只看学习,只要他热爱生活,勤劳上进,善良孝顺,他就是一个好孩子,他甚至可以是一个更好的孩子! 他性格比较内向,不爱说话,我就会经常找他聊天,鼓励他和小朋友一起玩,发现他喜欢唱歌,就鼓励他站在讲台大声歌唱,结果歌声引来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,课后还有同学专门找他让他教,那个时候他的小脸蛋上洋溢出自豪甜美的笑。通过卢浩这些事,我明白了一个道理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,我们当班主任的,不能只看到他们的缺点,更要去发现他们的优点,然后顺着这个优点,再去引导他们。
这不到一年的班主任工作,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,更是用心陪伴,用爱浇灌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,作为班主任,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闪光点,让它们绽放光芒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会继续努力,和孩子们一起在成长的道路上,书写更多美好的故事。